目录
1.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(1)
2.引用标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4
3.产品说明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5
4.工艺系统及设备选型介绍 (8)
5.基本化学反应方程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…..10
6.岗位职责与范围 (1)
7.开停车步骤及正常运行控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..12
8.SCR脱硝系统的联锁保护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19
9.脱硫装置常见故障、原因及处理措施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.21 10.定期工作安排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....2811.检查与考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........29
XXXXXXSCR脱硝(反应区)
工艺操作规程
QJ/LH04.40-2016
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:XXXX公司热电分厂锅炉车间#1—#3锅炉烟气SCR脱硝(反应区)装置的运行、监控以及日常维护项目要求,适用于所有脱硝(反应区)运行人员,是指导脱硝运行人员正确运行操作的法规。要求脱硝(反应区)运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运行调整、设备启停以及安全规程等事宜。
本标准适用于XXXXXXXXSCR脱硝(反应区)值班员操作工作。
2引用标准
引用依据:
《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》建质[1996]40号;
《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》DL/T5210-2009;
《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》DL/T5437-2009 ;
《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(火力发电厂部分)》DL5009.1-2002;
《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大要求》国电发[2000]589号;《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》国电电源[2001]218号;
《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(锅炉机组篇)》DL/T 5047-95;
《液体无水氨》GB536-88;
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》GB 50160;
《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》GB 13690-92;
设备制造厂产品说明书;
3.产品说明
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布置在炉外,呈露天布置。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(SCR)工艺烟气脱硝系统,SCR反应器布置在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的高含尘区域。运行方式为连续运行,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用率,不会因为该系统的故障而导致停机。因此脱硝系统不设置烟气旁路系统。锅炉配置2层SCR 反应器,采用纯度为99. 6%的液氨做为脱硝系统的反应剂。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蜂窝式催化剂,在设计煤种、锅炉**工况(BMCR)、处理70%—100%烟气量条件下脱硝效率不小于85%。
氨进入反应器本体后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烟气中的NOx与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,生成N2和水烟气系统主要包括:反应器本体、烟道、膨胀节、导流板及整流器等。
来自锅炉省煤器出口的烟气,经脱硝装置导流板、整流器、喷氨格栅、整流器等设备,进入催化剂层催化反应,经过两层催化剂洗涤的烟气进入下级设备空预器和除尘器。
SCR反应器本体是SCR烟气脱硝技术中最关键的系统,指未经脱硝的烟气与NH3混合后通过安装催化剂的区域产生反应的区间。SCR反应器本体内装有催化剂,当混合好的烟气与催化剂接触,达到脱硝的目的。
SCR反应器本体包括:配套的法兰;反应器流场优化装置;进气和排空罩;反应器罩上的隔板;整流装置;催化剂层的支撑(包括预留层);催化剂层的密封装置;催化剂吊装和处理所需的装置;在线分析监测系统等。催化剂层设置为三层,两用一备。每个催化剂层布置2个蒸汽吹灰器,预留层留有接口。
脱硝还原剂氨气(本工程采用液氨蒸发工艺)被稀释风机稀释到5%浓度以下,从喷氨格栅进入烟道,通过导流板、烟气混合器使氨气与高温烟气充分混合,在经过导流板、静态整流器,使混合了氨气的高温烟气均匀的通过2层催化剂层,使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氨气发生催化还原反应。催化剂保证在不高于420℃的烟温范围内,入口NOX650mg/Nm3,设计煤种,锅炉负荷50%~100%B MCR下,在催化剂层发生催化还原反应,脱硝效率不小于85%。
按照设备功能布置不同,催化还原系统由氨/空气混合系统、喷氨系统组成。
3.1主要系统
3.1.1氨/空气混合系统
空气回路:为两台稀释风机,一用一备,单台风机出口通过气动阀汇集到单侧的氨/空气混合器,然后分别喷入到各侧的SCR喷射器。在SCR-DCS控制回路设置任一侧运行的稀释风机跳闸,备用风机自动投入运行。
氨气回路:来自氨区的氨气经过操作平台上布置的气动关断阀,氨气流量调节阀,进入氨/空气混合器。
3.1.2喷氨系统
氨喷射系统主要指喷氨格栅,喷氨格栅中母管的数量,布置的位置均先采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模拟,以达到**的NH3/NOx混合比。本工程布置一层格栅,格栅上有喷嘴,氨/空气混合气体通过喷嘴喷入烟道内与烟气混合。每台炉有4支喷枪,并且安装时注意喷嘴顺烟气流向安装,每台炉设一个氨/空气混合器。
3.1.3蒸汽吹灰器
每台反应器每层催化剂布置2台蒸汽吹灰器,共4台。每层催化剂的上方设置可伸缩耙式吹灰器。预留层留有接口,使用介质为蒸汽。
3.2主要技术指标
4、工艺系统及设备选型介绍
氨进入反应器本体后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烟气中的NOx与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,生成N2和水烟气系统主要包括:反应器本体、烟道、膨胀节、导流板及整流器等。
来自锅炉省煤器出口的烟气,经脱硝装置导流板、整流器、喷氨格栅、整流器等设备,进入催化剂层催化反应,经过两层催化剂洗涤的烟气进入下级设备空预器和除尘器。
SCR反应器本体是SCR烟气脱硝技术中最关键的系统,指未经脱硝的烟气与NH3混合后通过安装催化剂的区域产生反应的区间。SCR反应器本体内装有催化剂,当混合好的烟气与,达到脱硝的目的。
SCR反应器本体包括:配套的法兰;反应器流场优化装置;进气和排空罩;反应器罩上的隔板;整流装置;催化剂层的支撑(包括预留层);催化剂层的密封装置;催化剂吊装和处理所需的装置;在线分析监测系统等。催化剂层设置为三层,两用一备。每个催化剂层布置2个蒸汽吹灰器,预留层留有接口。
脱硝还原剂氨气(本工程采用液氨蒸发工艺)被稀释风机稀释到5%浓度以下,从喷氨格栅进入烟道,通过导流板、烟气混合器使氨气与高温烟气充分混合,在经过导流板、静态整流器,使混合了氨气的高温烟气均匀的通过2层催化剂层,使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氨气发生催化还原反应。催化剂保证在不高于420℃的烟温范围内,入口NO X650mg/Nm3,设计煤种,锅炉负荷50%~100%BMCR下,在催化剂层发生催化还原反应,脱硝效率不小于85%。
按照设备功能布置不同,催化还原系统由氨/空气混合系统、喷氨系统组成。主要设备规范:
5.基本化学反应方程式
吸收塔内主要反应如下:
4N0+4NH3+02—4N2+6H20
6N0+4NH3—5N2+6H206N02+8NH3—7N2+12H20 2N02+4NH3 +02—3N2+66H20
6.岗位职责与范围
6.1岗位设置
6.1.1湿法脱硫主操2名
6.1.2湿法脱硫副操2名
6.1.3除尘、脱硝主操1名
6.1.4除尘、脱硝副操1名
6.1.5湿法脱硫综合楼巡检操作工2名
6.1.6半干法脱硫主操1名
6.1.7半干法脱硫副操1名
6.1.8专职副班长1名
上述岗位每班次合计定员11人,4个运行班组合计44人。
6.2岗位职责
6.2.1专职副班长岗位
全权负责湿法脱硫岗位运行工艺调整监控、相关设备故障以及工艺波动的处理、当班#1—#6炉除尘、脱硝相关系统设备的故障处理、#4—#6炉脱硫的运行监控以及#7炉脱硫设施运行的故障排除以及非正常运行工况的调整。
6.2.3#1—#6炉除尘、脱硝主操岗位
除尘、脱硝主操岗位日后从事主要工作包括:#1—#6炉除尘器的运行监控以及相关除尘器压差的控制;气力输灰、水力输灰系统的控制;压缩空气系统的压力监控;#1—#3炉SCR脱硝系统的喷氨流量控制;混合分配器的控制;各级空预器出入口压差控制;各级吹灰器的启停控制;催化剂反应温度的控制以及蒸汽吹灰减温减压器的控制;氨逃逸监视与控制;#4—#6炉SNCR脱
|